1、低电压穿越标准(光伏、风电、储能)
深入解析:光伏、风电与储能设备的低电压穿越标准
在电力系统中,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 LVRT)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技术,尤其对于光伏、风电和储能设备。这项技术确保了这些设备在电网电压突然下降时仍能保持稳固运行,避免大规模脱网导致电网稳固性受损。
1.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LVRT标准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由NB/T 32004-2018标准详尽规定。大型电站逆变器需能耐受异常电压,确保在35kV及以上电网中保持并网,防止电压异常时脱网。当电网电压跌至0时,逆变器需在0.15秒内保持并网,并在0.625秒后恢复至90%标称电压。同时,故障清除后,逆变器需快速恢复有功功率,以10%额定功率/秒的速率恢复至正常值。此外,逆变器还需在电压跌落期间提供动态无功支撑。
2. 风力发电的电压穿越要求
风力发电机组则遵循GB/T 36995-2018标准,需在特定电压范围内保持连续运行。对于低电压穿越,风电机组在电压跌落期间需以10%Pn/s的功率变化率恢复输出,并在75ms内注入容性无功电流。高电压穿越时,风电机组需在电压升高时快速响应,注入感性无功电流,响应时间分别限制在40ms和80ms。
3. 储能变流器的LVRT标准
电化学储能系统的储能变流器,如GB/T 34120-2017所述,当电网电压跌落,储能变流器需保证在0.15秒内不脱网。电压低于特定曲线1时允许脱离。故障后,储能变流器的有功功率需以至少30%额定功率/秒恢复。在短路故障时,储能变流器还需提供动态无功支撑,响应时间不超过30ms,并实时跟踪电压变化以确保电网稳固性。
这些标准为保证可再生能源并网稳固性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在电压波动时,设备能有效应对,为电网的可靠运行提供强盛保障。
2、特高压+光伏+风电+锂电+储能+氢能源,产业链大汇总(建议收藏)
1、特高压产业链
2、光伏产业链
3、风电产业链
4、锂电池产业链
5、新能源车产业链
6、核电产业链
7、氢能源产业链
8、储能产业链
3、低电压穿越标准(光伏、风电、储能)
低电压穿越(LVRT)功能是电力电子设备,如光伏并网逆变器、风力发电机组和储能变流器,必备的重要特性。这一功能确保在电网电压异常时,设备能持续运行,避免电网负担加重,提供必要的电能支持。本文将详尽解析低电压穿越在光伏、风电、储能系统中的标准与要求。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低电压穿越标准(NB/T 32004-2013)规定,对于并入35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的大型光伏电站,逆变器必须具备电网支撑能力,以避免在电网电压异常时脱离,防止电网电源波动。而对于并入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的小型光伏系统,只需具备故障脱离功能即可。逆变器在交流侧电压跌至0时,能保证不间断并网运行0.15秒后电压恢复至标称电压的20%;在电压跌落持续0.625秒后,电压开始恢复,2秒内电压达到标称电压的90%时,逆变器能确保不间断并网。在故障清除后,逆变器有功功率应快速恢复,至少以10%额定功率/秒的功率变化率恢复至故障前值。同时,逆变器宜在低电压穿越过程中提供动态无功支撑。
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标准(GB/T 36995-2018)则关注了风电机组在不同电压状态下的运行要求。低电压穿越下,风电机组在并网点电压处于特定曲线范围时,必须不脱网连续运行。具体要求包括:有功功率的快速恢复,动态无功电流的注入以支撑电压恢复。在高电压穿越时,风电机组在电压升高和恢复正常时,有功功率波动应在一定范围内,且波动时间不超过80毫秒;电压升高期间,有功功率波动应保持在±5%额定功率范围内。动态无功电流应满足特定的响应时间和控制要求以支撑电压恢复。
储能变流器的低电压穿越标准(GB/T 34120-2017)规定了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故障时的运行策略。储能变流器在并网点电压全部位于特定电压轮廓线及以上的区域时,应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否则,允许其切出电网。具体要求包括储能变流器在电压跌至0时,能连续运行0.15秒;电压跌至特定阈值以下时,允许其切出电网。在故障清除后,储能变流器的有功功率应快速恢复,至少以30%额定功率/秒的功率变化率恢复至故障前的值。此外,储能变流器在电压跌落时应实时跟踪并网点电压变化,注入动态无功电流以支撑电网。
通过这些标准的实施,电力系统能更稳固、可靠地运行,确保在各种电网电压异常情况下,光伏、风电、储能系统仍能提供必要的电能支持,减少对电网的冲击,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和效率。
4、光伏+风电+储能+锂电+半导体
光伏:指的是利用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技术,通过安装在房顶或地面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再通过逆变器将其转换成交流电并供应给电网或存储在电池中;
风电:指的是利用风力发电的技术,通过在高空设置风力发电机,利用风能驱动桨叶旋转,从而产生动能转换成电能输送到电网或存储在电池中;
储能:指的是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存储,以便在未来需要时能够释放出电能的技术。目前主要的储能技术包括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锂电:指的是采用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电池,通常用于电动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中;
半导体:指的是材料具有电导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光电子器件、光伏电池等领域。
5、19MW的光伏发电储能配置应该是多少?
6mw以上光伏项目必须上储能。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不能超过6兆瓦,如果超过6兆瓦就属于集中式的了,如果超过6兆瓦的光伏发电,必须要上储能,如果上储能肯定要增加成本,6兆瓦以下的光伏手续也简易,只需要县区就可以了,如果集中式的必须要到市里报批,现在许多光伏投资都喜欢分布式光伏。19MW光伏发电储能应该配置多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还存在一些有待攻克的"弱点"。它的主要缺点为转化率低、占面积大等几个方面。但这些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正持续得到改善。我们大家都知道,太阳光电池主要功能在将光能转换成电能,这个现象称之为光伏效应。但是这就使得我们在选取太阳能电池板原材料的时候,产生了众多不便的因素。要求我们必须考虑到材料的光导效应及如何产生内部电场。不仅要吸光效果,还需要看它的光导效果。19MW光伏发电储能配置,可以根据光伏板一天的发电量来配置,也可以根据家庭一天电力的使用量来配置。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发电侧体现为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占比持续提升,这将造成两大挑战,一是发电侧间歇性,波动性加大,发用电失衡概率大幅提升。二是电力系统可调容量,惯量下降,系统应对失衡的能力弱化。随着电力工业发展,新能源大规模接入,输配电系统面临提高系统可靠性,稳固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