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有道、搜狗、搜搜、Google、Bing、Yahoo等搜索引擎排名
关于我们关于我们
广东电化学储能消防厂家排名

一、储能集装箱消防系统

储能集装箱作为集成化储能系统,内部包含电池柜、BMS、动环监控系统,可选集成储能变流器与能量管理系统。其优势在于简化建设,缩短周期,具备高模块化与便携性。

尽管储能行业蓬勃发展,其消防系统发展滞后。习惯七氟丙烷灭火方式在储能舱火灾中效果不佳,无法充分扑灭明火并持续降温抑制复燃,频发的储能电站火灾事故凸显了消防标准的不足。

我司自2011年起,专注于消防领域研究与应用,强调“早发现、早处置”的原则,通过实验与客户沟通,致力于储能舱内锂电池热失控阶段的及时预警与准确抑制,以减少火灾损失。电化学储能舱灭火系统包括火灾探测与灭火两个核心部分。

火灾探测部分,采用氢气、一氧化碳与复合火灾探测装置,布置于每个储能舱顶部,实时监控舱内温度、一氧化碳、氢气、电池液泄露气体与烟雾,通过综合算法进行判断。灭火部分,采用锂离子电池自动灭火装置,以全氟己酮作为灭火介质,能够高效灭火、降温,提供长达24小时的复燃抑制,显著提高储能舱火灾的应对能力。

二、不愧是被央视点名的全氟己酮灭火装置,到底是个啥~

全氟己酮灭火剂是一种新型的环保灭火剂,具备无色、无毒、高效的特点。它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49.2℃,凝固点为-108℃,拥有极高的绝缘性和灭火效能。在常温下,它以液态形式储存,确保了灭火剂的安全储存、运输和使用,有效防止对人体的冻伤风险。在喷出后迅速转化为气态,灭火后不留任何残留,对人体无害,对环境无污染。全氟己酮灭火剂的ODP值为0,表示不破坏臭氧层,GWP值为1,对温室效应影响极小,且在大气中的存活寿命仅为0.014年(约5天),灭火浓度为4~6%,是哈龙和HFCs类灭火剂的杰出替代品。

全氟己酮灭火剂的灭火原理包含冷却降温、隔绝氧气和化学抑制三个方面。它通过吸收热量,降低火源温度来灭火;密度高达1600kg/m?,汽化后的全氟己酮覆盖整个保护区域,有效隔绝氧气,减少助燃物质,使其浓度低于燃烧阈值;在防护区内,当温度升高时,灭火剂发生化学裂解,分子中的某些键断裂,与火焰中的活性自由基结合,阻断燃烧链式反应,实现化学抑制灭火。

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预制舱的应用中,全氟己酮气体灭火系统展现出极佳的灭火效能。随着新能源革命的蓬勃发展,储能系统正成为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关键。然而,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使其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全氟己酮灭火系统通过源头防控,分区管理,下沉至单体储能模组,有效抑制火灾级别上升,阻止火灾蔓延。考虑到对电池导电性能的影响,灭火剂需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避免对系统正常工作造成破坏。在封闭的较大独立储能空间内设置终极消防保护设施,具有快速灭火、长期吸热保护和防止二次燃烧的能力,保障储能电站的安全运行。

针对电化学储能电站的特殊性,消防系统的设计尤为重要。消防系统应具备早期探测、精准探测、早期灭火和精准灭火的能力,确保在火灾发生初期迅速扑灭,并隔离火源传导和辐射,防止燃烧区域扩大。消防系统应与储能消防给水要求相配合,预留灭火接口,构建防消结合的立体系统,以最小的损失实现消防产品的价值。

四川千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为行业提供全面的消防解决方案,为电化学储能、电力电网、文物古建筑、轨道交通、石油石化、应急消防等领域提供专业的消防技术解决方案,确保各类设施的安全运行。

三、储能电站消防的设计规范有什么?

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设计规范,核心在于确保安全。首先,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作为设计灵魂,规范内详尽规定了电站各部分的防火要求。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GB51048-2014)为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中,电池火灾危险性分类,基于国内主流电池厂商和研发机构提供的数据,对不同电池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了明确。铅酸、锂离子、液流电池因其燃烧、爆炸特性不明显,被定为戊类。钠硫电池,由于存在较大火灾危险性,被定为甲类。对于新类型电池,需进行专题论证确定火灾危险性。

电池室的隔墙、门窗防火性能要求高,具备防火隔离作用,确保安全。电池运行过程中可能析出易燃易爆气体,需配备有效的通风、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室内气体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的5%以下。主控通信楼的火灾危险性为戊类,采取了防止火灾蔓延的措施,如防火堵料、防火隔板、防火涂料、防火带等。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的设计基于电站的火灾次数、占地面积等因素。消防水池有效容积的计算方法,参考了国家标准。电池室的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钠硫电池室需配置砂池,锂电池室在条件允许下亦应设置。单个砂池最大保护距离,按国家标准确定。

建筑防火方面,钢筋混凝土结构柱耐火性能较好,钢柱则需采取防护措施。设备房门向疏散方向开启,具有防火分隔功能,防止火灾蔓延。电池室四周按防火墙设置,确保相邻区域安全。其他房间装修材料燃烧性能需符合国家标准。

火灾探测及消防报警系统至关重要。电气设备房间、电缆夹层及电缆竖井等应选用合适的火灾探测器。电池室建议安装感烟或吸气式感烟探测器。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报警值通常为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25%。

此外,《预制舱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消防技术规范》DB32/T 4682-2024提供了补充标准,涉及站址选择与平面布置。站址选择应避免靠近易燃易爆场所、可燃性粉尘、腐蚀性气体场所,并与重要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保持一定距离。电池预制舱应设置在室外,与站内其他建构筑物保持防火间距,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则需符合国家标准。

总体而言,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设计规范旨在全面保障电站安全,从选址、平面布置、建筑防火、消防设施、火灾探测与报警等多方面进行严厉要求,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有效控制并及时扑灭,减少损失。通过遵循上述规范,可实现储能电站的消防安全管理。欢迎在评论区探讨更多设备端的规范细节,共同促进储能电站安全技术的发展。

四、国家能源局在防止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事故的重点要求(2022 版和2023版区...

国家能源局针对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事故的防范措施在2022版与2023版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2023版重点强调了发电侧与电网侧电化学储能电站的站址选择,明确禁止靠近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品的场所,避免设在具有粉尘、腐蚀性气体的区域,且在重要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外。若设置于发电厂或变电站内,则需确保电池设备室与电力设施之间符合《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GB 51048)等标准的安全距离。

其次,2023版对于储能电站所使用电池类型不再设定限制,鼓励采用技术成熟、安全性能高的电池,但审慎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在选用时,需遵循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行一致性筛选并结合溯源数据进行安全评估,确保符合《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GB/T 36276)等技术标准的安全性能要求。

再次,2023版的电池设备间布置标准以GB51048等技术标准为准,取消了具体设计要求,强调了锂离子电池设备间的布置应符合相关规范。

区别四,BMS(电池管理系统)功能有所增加,2023版要求BMS具备簇级隔离控制功能,并能实现分级告警信号或跳闸指令,以实现就地故障隔离。此外,电池模块端子需具备结构性防反接功能。

第五,2023版增加了消防系统的具体要求,尤其针对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要求设备间内设置可燃气体探测装置,当检测到H2或CO浓度超过一定阈值时,应联动断开设备间级和簇级直流开断设备,并启动事故通风系统和报警装置。可燃气体探测装置的阈值设定需满足相关标准要求。通风系统需采用防爆型,每分钟排风量至少为设备间净空间容积的一定倍数,确保不同密度的可燃气体能及时排出,避免产生气流短路。正常运行时,通风系统应处于自动运行状态。

第六,对铅酸/铅炭、液流电池的技术规范和安全要求进行了明确指示,要求室内设置可燃气体探测装置,并联动启动通风系统和报警装置。通风系统的设计需符合特定技术标准,以确保安全运行。

最后,2023版对灭火系统的要求有所调整,需满足扑灭电池明火且不复燃的标准,并要求系统

《LYUAV SERVICE 储能设备厂家(Energy storage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热门广告热门广告
广告图
Copyright2025FYAI数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