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电机组十大品牌排行榜
备注:发动机/发电机/控制器必须同一制造商)上榜柴油发电机组十大品牌榜单和著名柴油发电机组品牌名单的是口碑好或知名度高、有实力的品牌,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借鉴参考!工钛动力中外合资-工钛(厦门)新能源有限公司,商标名称为工钛动力。位于厦门经济特区翔安区工业园,占地面积15000多平方米,拥有当代化标准生产车间及办公设施,是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发动机、发电机组、储能电源的生产厂家,也是目前国内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机组的领先者。工钛品牌的产品具有可靠性高、耐久性好、燃油经济性好、体积小、功率大、扭矩大、扭矩储备大、零部件通用性强等优点。始终坚持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以“创造客户价值”为使命,您的满意是“工钛”人永恒的追求!
工钛电力
工钛动力
工钛电源Caterpillar卡特彼勒
卡特彼勒始创于1925年美国,是建筑工程机械和矿用设备、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工业用燃气轮机以及电传动内燃机车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1999年全资收购英国发电机组公司FG Wilson,2011年收购了德国曼海姆MWM公司,扩展了旗下燃气发电机组产品线。Cummins康明斯康明斯成立于1919年美国,全球知名动力解决方案提供者,产品囊括柴油及天然气发动机、混合动力和电动动力平台以及相关技术,面向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持。康明斯是中国发动机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包括东风汽车、北汽福田等中国商用车及装备制造企业组建了六家发动机合资厂。VolvopentaVolvo Penta成立于1907年,是瑞典沃尔沃集团旗下子公司,全球领先的生产船用和工业用发动机及全套动力系统的制造商,致力于成为具有前瞻性和以客户为中心的可持续电力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卓越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著称,全球经销商网络遍布130多个国家。三菱重工三菱重工创立于1884年日本,2016年成立MHIET,负责管理三菱重工的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业务,MHIET利用先进技术组合,开发和制造高质量产品并致力于提供多样化产品,在发动机领域三菱重工提供生产功率范围为0.7到8100功率 的发动机,并扩充到发电设备等关联产品。玉柴动力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集集团、玉柴集团、奇瑞汽车三家发起人于2009年8月在安徽芜湖发起成立,2011年正式建成投产,专业从事当代节能环保重型发动机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是玉柴机器高端品牌的生产基地。公司主导产品YC6K系列发动机,集成了当今世界最新技术成果,拥有40多项技术发明专利。传承玉柴近70年发动机制造经验,以经验丰腴的国际化品质管理团队、世界一流的制造工艺,打造重型动力的世界知名品牌。上柴动力上海新动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上海柴油机厂,始建于1947年,现隶属于上汽集团,1993年改制为在境内外发行A 、B股的上市公司,是一家从事发动机、零部件以及发电机组研发、制造的国家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认证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乘用车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公司拥有九大系列柴油、天然气发动机,主要应用于工程机械、卡车、客车、发电设备、船舶、农业机械等领域。FIRMANFIRMAN品牌创于2001年,是苏美达集团旗下发电设备品牌,致力于提供稳固、高效、清洁的发电设备及一体化电力解决方案,产品涵盖小型汽油发电机组、柴油发电机组、发动机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通讯、医疗、金融、能源、建筑等众多领域,为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专业产品与服务。潍柴潍柴创建于1946年,是一家跨领域、跨行业经营的国际化公司,在全球拥有动力系统、汽车业务、工程机械、智能物流、农业装备、海洋交通装备等业务板块,分子公司遍及欧洲、北美、亚洲等地区,产品远销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旗下拥有潍柴动力、潍柴重机、亚星客车、德国凯傲等海内外7家上市公司。康尔信Calsion康尔信创于1996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端应急电源设备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发电机组包括敞开式、集装箱式、静音型、车载式、拖车式、移动灯塔等,单机功率覆盖7.2kW-3200kW,产品广泛应用于芯片半导体、数据中心、金融、通信、酒店、医疗、建筑、市政、矿山、石油化工、电厂等各个领域。
2、光伏储能龙头企业有哪些?
1. 派能科技:作为储能领域的龙头企业,派能科技在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上展现出稳健的表现,从2017年的71.56天到2020年的65.18天。公司专注于高品质、长寿命、低成本的磷酸铁锂电池的研发与生产,并配备了自主设计的高可靠性、高精度、智能化的电池管理系统。这一集成技术确保了产品的质量稳固性、性能可靠性以及成本控制,从而使利润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2. 固德威:固德威在储能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17年的28.52天增长至2020年的29.73天。固德威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涵盖1-80kW的多个系列光伏逆变器产品,广泛应用于户用、扶贫、工商业以及大型电站项目,产品已出口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IHS权威排名全球逆变器前十品牌。
3. 阳光电源:阳光电源是储能行业的另一巨头,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17年的178.43天降至2020年的123.74天。公司主要业务涵盖太阳能、风能、储能等新能源发电设备。阳光电源能够提供从5kW至1000kW的储能逆变器、锂电池和能量管理系统等核心储能设备。2017年,公司在储能行业的收入达到6430万元。
3、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TOP10出炉!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背景下,新型储能技术,尤其是以电化学储能为标志的锂电池储能系统,正在迅速渗透市场。锂电池储能系统因其政策支持、技术稳固性和成本下降等优势,市场增量显著提升,推动储能系统的出货量不断攀升。
近日,起点研究院(SPIR)发布的《2024年全球储能行业发展蓝皮书》揭示了市场规模的显著增长,2023年全球锂电储能系统市场规模达到210亿元,同比增长76.0%,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扩大至292亿元,2030年市场规模则将增加至1392亿元,2023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30.3%。
从出货量角度看,2023年全球锂电储能系统出货量达到192GWh,同比增长166.7%,预计2024年出货量将增长至302GWh,同比增长57.3%。
市场竞争格局显示,全球储能系统集成玩家数量激增,竞争愈发激烈,但整体集中度呈现持续提升态势。2023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包括阳光电源、比亚迪、特斯拉、中车株洲所、Fluence、海博思创、Nextera、华为、Powin与中天储能,其市场份额合计达到54.6%。目前,储能系统整体集中度虽不算高,但仍为后来者提供了发展空间。
阳光电源成立于1997年,主营光伏、储能、风能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全球最大的光伏逆变器供应商,产品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阳光电源深化市场和研发战略,推动产品和服务全覆盖,实现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投资开发等业务的高速增长。
比亚迪储能业务始于2008年,专注于储能系统及设备的研发和应用,现已形成从研发、制造到服务、回收的完整产业链。2023年以来,比亚迪在储能领域动作频繁,更名旗下公司为比亚迪储能,经营范围新增储能技术服务,突显其对储能业务的重视。
特斯拉自2015年起进入储能市场,通过Powerwall和Powerpack进入家庭和商业储能领域,随后于2019年推出大型储能系统Megapack。2022年,特斯拉全面升级Megapack至磷酸铁锂方案,进一步完善储能布局。2023年,特斯拉储能业务表现强劲,全年装机量同比增长125%,达到14.7GWh,能源发电与存储业务利润增长显著。
中车株洲所成立于1959年,深耕交通和能源领域,拥有包括轨